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专),是济宁市兖州区政府主办的职业技术院校。现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中职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济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济宁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济宁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更多>>(本网讯 撰稿 易绍兴)11月17日,由济宁市委宣传部牵头,齐鲁晚报记者莅临学院蒂德校企合作班对齐鲁工匠徐新武进行访谈,徐新武介绍了该系校企合作的相关情况,就技能人才培养建设等交流了自己的认识。
徐新武表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能够了解企业的真正用人需求,剑锋直指企业用人需点,能够将企业真实生产模式照搬到课堂上来,课题设置均为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在学习期间便以企业真实生产情况为背景,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和管理要求。现在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和扶持的政策使技术工人受益良多,比如政府部门将人才评价标准下放给企业,企业可以在政府指导下制定符合本企业情况的人才评价标准,让技术工人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政府还为技术工人打通了学历晋升和职称晋升的通道,通过练就一门技能同样可以实现高学历和高收入,极大的鼓舞了技术工人的热情,提升了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自从2017年举办校企合作班,徐新武已经为公司带出四个定向班,培养了近80名高级工,其中17、18、19、20级毕业生已入职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周期,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难题,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学院蒂德校企合作班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机械工程系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改革利好政策,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管理办法,为区域经济发展再添新功。
据悉,徐新武现为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从事生产装配岗位近30年,是一名拥有非常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水平的机床装配高级技师,同时具有较高的“传、帮、带”带徒教学经验。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济宁市产业技能拔尖人才”等30多项荣誉称号。先后从事多种数控机床的装配、技术服务及校企合作教学等工作,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崇尚精益求精,练就一身机床装配高超技艺。前后主导完成卧式镗床、数控镗铣床、大型落地镗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等几十种高精密机床的装配,参与工装制作和改制项目40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60余项,开展重点技术攻关50余项,申报4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2017年4月份,德国人设计的重型五轴桥式龙门加工中心进行试制,由他负责牵头主导装配。他带领公司的4名年轻员工不分昼夜,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及与德方语言交流的障碍,历时半年之久,圆满完成了箱中箱五轴桥式龙门机床的试制,受到公司领导和德方的一致赞誉;2018年4月,该机床如期参加中国国际机床展,获得中国数控行业最高奖“春燕奖”和“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发扬劳模精神和首席技师的作用,热心带徒,倾心育才。前后带徒约50人,所带徒弟均已成为公司的生产骨干,其中30人被评为高级技工,7人被评为装配技师。
(供稿 学院机械工程系) (责任编审 储潇)